今天上午,湖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建设“青创新城”推进青年入乡发展行动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青创大赛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湖州市在全省率先提出“青创新城”建设,开辟了引项目聚青年促就业的新路径,打造青年向往的城市。全市圆满完成“青创新城”建设的三年目标任务,引育青创项目5206个,集聚青年人才15.1万人,深度释放了人才创新、青年就业、共富惠民、乡村振兴的综合效能。湖州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对“95后”人才的吸引力在同体量城市中跃升至全国第2位。今年,湖州更是以全省唯一争取到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补助1亿元。

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青来集。图源:一年四季 余村等你
构筑政策矩阵,系统引领发展
2023年5月,出台《关于全面建设“青创新城”的实施意见》和配套制度,明确建设目标和工作举措;2024年3月,出台《关于全面建设“青创新城”建立健全青创项目招引“五大机制”实施方案》,整合资源加快青创项目的“引育留用”;今年3月,研究制定《湖州市全面建设“青创新城”提升年行动计划》,提出全方位、全周期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接下来将围绕“十五五”规划,进一步从青年的视角去谋划,按青年的喜好来布局,用青年的力量来撬动,推进“青创新城”建设不断创新蝶变。
迭代空间建设,建强青创平台
围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全域构筑“两大青创走廊、六大青创城、十八个青创圈”的“2618”青创空间体系。青创基地、青创楼、青创小镇、青创社区等空间平台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区域一特色一品牌”的青创空间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已打造青创空间43家,吴兴青创工场、南浔頔塘青创社区、德清天安云谷、长兴雉青荟·青创智城、安吉青来集、南太湖新区中节能太湖首座等一批标志性青创空间,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有力吸引了青创项目入驻发展。
拓宽赛道载体,集聚青创项目
聚焦“科创”“数创”“商创”“文创”“乡创”“云创”的“六创”赛道,面向全世界,主攻长三角,重磅推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青创大赛核心品牌,赛事影响力辐射到全球。两届大赛累计征集项目5000余个,其中300个优秀项目落地湖州。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青年迭代传统产业、抢滩新业态,全市涌现出了吴兴心相柔贸易、南浔水漾窑里、德清漫格动漫、长兴探觅科技、安吉深蓝计划、南太湖新区国图文创等标志性青创项目100余个。
精准招才引智,力促青年就业
依托人力资源大市场、市就业大楼等核心平台,联合全国188所高校成立“青创联盟”,开展青创直通车活动1500余场,开发优质岗位42万个,成功吸引13.3万名青年大学生来湖州逐梦。围绕“1366”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实施“双招双引”行动,大力招引海内外青创项目,通过项目落地促进青年就业。
打造最优生态,青年近悦远来
从青年需求出发,搭建青创银行、青创驿站、青创学院等配套载体,在青年安居、创业培训、信贷融资、项目孵化等方面给予全链条扶持。出台《金融支持全面建设“青创新城”若干措施》,授牌的青创标杆银行达6家,金融服务覆盖16个标志性青创空间和102个青创项目。全市61家青创人才驿站、6家青创学院,为青年提供创业规划、免费住宿等服务1.27万人次。

2025年度湖州房交会暨首届“青创新城”青年安居对接会现场。伊凡 摄
从10月底到11月初,湖州将按照“1+5”的模式组织开展好活动:“1”是指一场全面建设“青创新城”推进青年入乡发展行动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青创大赛主活动;“5”是指第二届青创大赛总决赛、青年安居对接会、青年招聘大会、全面建设“青创新城”成果展和宣传周五个子活动。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搭建耀眼舞台,展现青年魅力
本次活动中,AI形象代言人“湖小创”将首次和大家见面。活动现场将致敬优秀青创代表,通过青年开放麦、重点项目签约等环节展现创业青年风采。还将举办“青创新城”成果展,采用“1+6+1”的布展框架,系统展现从市级总体成效到六个区县特色实践的青创全貌,全景式呈现“青创新城”建设的蓬勃生机。
点燃强劲引擎,激活创业创新
经过前期海选,63个项目将分成“精英青创组”和“大众青创组”2个赛道,最终角逐出12个获奖项目。大赛分别设置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符合条件的青创项目还可以申报“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业团队或海外创业人才。同时,将发出全面建设“青创新城”推进青年入乡发展行动宣言,鼓励更多有梦想的青年来湖州创新创业。
提供有感服务,保障安居乐业
今年创新举办首届“青创新城”青年安居对接会,线下活动前期已经在市区和三县成功举办,线上活动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中,并持续到11月7日。在11月7日的青年招聘大会上,择优邀请89家重点企业,提供优质岗位1225个,最高年薪超过50万元。

市就业大楼招聘会现场。图源:湖州人社
发布会现场
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作了回应
问:近年来,南浔区加快推进“水晶晶青创新城”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青年返乡入乡合作创业。请问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截至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简芬芳:南浔区以建设“水晶晶青创新城”为抓手,重点围绕平台建设、政策支持、人才服务三个方面,全力打造青年心生向往、人生出彩的创新创业热土。
一是平台能级实现系统性跃升,青年逐梦“舞台”更加宽广。我们围绕大运河文化带融合发展轴,构建了“1+3+N”全域青创格局,统筹布局21个青创空间。比如南浔镇聚焦文创赛道,建设頔塘青创社区,集聚青年超300人,成功打造“青创百人楼”;善琏镇紧扣“长三角乡创聚落”,推进窑里、含山等四大片区联动,吸引超百名青年返乡创业,带动旅游经营性收入突破1000万元;旧馆街道发力云创经济,打造长三角丝绸文化产业园,吸引200余名大学生开展直播、设计等业务,年销售额近8亿元。
二是政策服务实现精准化供给,青年创业“土壤”更加肥沃。我们创新推出“南浔青年入乡发展5·20政策包”,包含5大类20项举措。设立3000万元青创基金,开发了“青年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构建“创业补贴+贷款贴息+发展扶持”支持体系,精准帮扶青创项目249个。我们成立青年入乡发展服务中心、青创学院,聘请50多位创业导师,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对一指导,累计解决各类难题200余个。
三是人才生态实现立体化构建,青年扎根“磁场”更加强劲。我们打造“浔才相伴·四季有约”人才服务品牌,实施阶梯式购房补贴、租金减免等安居政策,建设集居住、社交、创业功能于一体的青创社区,推出人才公寓775套。开设“頔塘漫生活·溜达趣时光”青年主题市集,引进人才友好型商户30家,日均客流超5000人次。同时,还培育青春社团47个,常态化开展体育赛事、社交联谊等活动,服务青年超3000人次。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看到南浔青创工作带来了三方面的积极变化:
一是产才融合实现新突破,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我们坚持“以产业集聚青年、以青年引领创新”,推动青创项目与三电一板、湖笔丝绸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技术改造与品牌升级,也积极布局数字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引入独角鲸、无界科技等青创项目,发展壮大模特文化、古镇经济等新业态。近两年来,青创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超亿元,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是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内生动力持续迸发。青年的返乡是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推动的“乡村价值再造”。通过深化“企业+村集体+村民+入乡青年”四位一体模式,我们成功培育水漾窑里、浙一渔业等一批标杆项目。这些项目不仅直接带动就业超千人,更推动了乡村就业从传统劳务向电商运营、文创设计、研学指导等高质量岗位转型,实现了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双提升”。
三是城乡融合开创新局面,共富成果更加可感。依托“港廊青年洄游计划”“荻港一元合伙人”等创新举措,我们成功培育了“乡村旅居+城市客户”“非遗传承+现代设计”等融合模式。如今,南浔青年创新创业生态日益优渥,发展动能愈发强劲。广大青年正以其蓬勃的创造力,将城乡之间的资源“流量”转化为共建共享的共富“增量”,转化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真实注脚。

窑里村窑文化馆客流爆满。图源:窑里儿童友好村
问:我们了解到本次活动还配套举办招聘会,能否介绍下本次招聘会的有关情况?
朱新江:近年来,湖州始终把保障企业用工和做好大学生等各类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今年以来,全市人力社保系统已组织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08场。作为本次“青创新城”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将于11月7日上午,专门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举办青年招聘大会,邀请包括市城市集团、交通集团、产业集团等国有企业,东尼电子、彩蝶实业、亚太制动等上市公司共89家用人单位参加,推出优质岗位1225个,平均年薪达10万元,最高年薪50万元以上。岗位涵盖研发工程师、市场营销、行政文员、财务管理、新媒体运营等。
同时,招聘会还设置了留学人员招聘专区,共有久立特材、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等12家用工单位提供岗位246个,平均年薪12万元以上。此外,我们在招聘会现场还设置有政策服务和职业指导专区,为求职者答疑解惑,并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指导、职业规划等“一对一”专业服务。我们欢迎有求职需求的大学生等各类青年来现场参加招聘活动,同时,如果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还没有报名参会的,也可以尽快与人力社保部门联系参会。
正在阅读:青,湖州等你!